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陈艳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部署,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充分体现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方法,对我们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我们指明了下一阶段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我市科技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贯彻好全会精神,勇担使命重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在汕头科学城全面启动规划建设基础上,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在汕高校院所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作用,构建形成以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为核心,省、市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优化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二是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连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3+N”服务行动,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规上企业“双向奔赴”。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技术攻关任务,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
三是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全国高校院所达成合作项目超过100项、计划投入研发资金超过2亿元,带动我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连年刷新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办好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发展科技金融,建立健全孵化育成体系。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利用深汕协作机制,努力吸引更多大湾区创新资源向汕头流动。
四是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机制。高水平办好“南澳科学会议”,在十余场会议和活动集聚101位院士在内的712位专家学者莅汕开展学术研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举办“双清—南澳青年科学论坛”,带动我市国家级、省级科技人才项目数量节节攀升,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会议举办工作,打造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发挥潮、侨资源优势,加大“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力度,实施好精细化工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强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助力添智。
五是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生态营造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入完善“五个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体系,实施好《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和《汕头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优化科技项目全过程组织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持续办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大力构建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培厚支持全面创新的沃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直党建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