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党建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直党建动态
【“双优杯”优秀项目展示】市委党校:答好“三张卷”、讲好“四堂课”   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校”
2024-11-12 09:52     来源: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选送单位】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团队名称及成员】

团队名称:市委党校理论宣讲服务队

成员:林思含、方涵

【获奖情况】

服务增效类二等奖

【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深化理论学习的需求与日俱增。汕头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等重点工作的部署,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党校办学资源限制,当前理论宣讲的有效供给仍未能满足基层学习需求,理论宣讲的覆盖率不高、针对性不强。基层宣讲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宣讲内容与基层工作实际存在差距,缺乏对具体问题的针对性解答,以至于无法与基层干部群众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如何统筹好党校力量,将市委党校的党建优势、师资优势和智库优势拓展到基层,切实提高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这些问题,汕头市委党校坚持党建引领,整合支部力量,以机关党建带动资源共建、以先进支部带动全体支部、以党员业务能手带动全校干部职工,针对答好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张问卷”,积极探索讲好理论课、实践课、能力课、体验课“四堂课”的创新做法,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校”,不断提升理论宣讲和基层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全覆盖”,下活全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创新点】

1.答好“谁来讲”——以机关党建带动资源共建,提升师资力量水平。针对当前党校系统尤其是区县党校师资力量匮乏的难题,创新“师资库”范围扩展到党校之外,谋划部署“双讲互学互促”活动,推动“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攻坚项目负责人“上讲台”,以支部为单位开展“五联五促”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建立本单位党组织与河浦、广澳、龙华等街道党委及下辖社区党支部的沟通联系机制,密切支部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联系,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扩充党校教学力量,打造更符合学员需求、更贴近实践需要的师资队伍。

2.答好“讲什么”——以理论研究带动基层实践,提升育才献策实效。破解理论学习和基层实践“两张皮”的难题,发挥党员业务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党校教师主动走出“围墙”,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基层热点难点问题打磨提升课程,切实帮助基层“精准把脉”“对症开方”,为推动基层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社会治理等工作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对策帮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双提升。

3.答好“怎么讲”——以传统授课带动教学创新,提升学员学习质量。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探索采用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持续打造提升1+4”精品现场教学路线,将“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转化为带动学员思考发言的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干部群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要做法】

1.组建宣讲“轻骑队”,讲好“理论课”。在校机关党委的统筹指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一支“党员业务能手+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宣讲队伍,赴各街道(镇)社区(村),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宣讲队精心设计课程,以市委党校涵盖4大板块108门课程的课程库为基础,根据基层实际认真打磨理论教育课,形成个性化、多样化讲稿,确保党的理论课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同时,探索用“小切口”阐述“大主题”,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心用情、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向干部群众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理论成果,使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2.引入本地“土专家”,讲好“实践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挑选一批能干会讲的区(县)、街道(镇)、社区(村)优秀党员干部,着力打造“校外师资库”。会同市委组织部,从全市争做“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活动的攻坚项目中,择优打造典型案例,推动攻坚项目负责同志以身边案例、亲身经历来教育干部、感染干部、激励干部。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与基层“土专家”“田秀才”深入交流,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将一线调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工作推陈出新、取得突破,切实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实践能力。

3.探索实行“点单式”,讲好“能力课”。探索“基层点单、党校送课”精准宣讲模式,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宣讲形式,努力实现理论宣讲“供需对接”。围绕培养提升基层干部通用实践能力的目标任务,根据基层党员干部对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能力等能力提升的不同需求,设置相关课程,落实讲授师资,根据单位“点单”及时安排教师到基层宣讲,并制定授课跟踪回访制度,进一步增强履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教学走出“围墙外”,讲好“体验课”。开展特色现场教学,打造移动式课堂,持续优化提升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路线”为主线、涵盖“红”“绿”“潮”“侨”(即红色教育、生态文明、潮汕文化、和美侨乡主题的1+4”精品现场教学线路,到小公园开埠区、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澄海区隆都镇、潮南区东华村、南澳县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场所向户外延伸,以实景教育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基层理论学习实现由“被动灌输”到“主动融入”的转变。

【取得的成效】

1.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充分依托党建优势,立足党校职能作用,以优秀支部带动全体支部、党员业务骨干带动全体教职工,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及“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在理论联学、组织联建、党群联动、问题联解、活动联办等方面,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和力量下沉,帮助基层解读政策、剖析发展难题,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当前已成功推动党校机关党委、5个党支部分别与河浦街道党工委、辖下5社区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持续创新探索校街党建共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2.理论宣讲工作实现广泛覆盖。党的二十大以来,先后为162个机关事业单位、39家企业单位提供宣讲服务,共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讲212场,累计培训干部群众1.54万人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242场,累计培训干部群众2.39万人次,不断增强基层宣讲的针对性、感染力和覆盖面3年来累计宣讲1580场,受众约14.3万人次,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最基层“社会末梢”获评2023“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3.服务基层发展取得创新突破。党员干部深入区县开展调研,从产业项目规划、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为镇街、村居量身定制决策咨询报告,指导乡村特色精品示范线建设,帮助基层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党支部为濠江东湖村撰写的科学决策参考报告《发展集体经济 推进乡村振兴》《融合“五色元素”描绘“美丽侨乡”》等,为基层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围绕东湖“如何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调研撰写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做好“侨”文章的重要作用》荣获省委宣传部、省政研会组织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

分享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直党建网门户网站”,是否继续?